茶叶的数据(茶叶的数据库)
今天给各位分享茶叶的数据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茶叶的数据库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福建茶叶哪里产量最多?
- 2、中国茶叶发展的现状
- 3、茶叶成本数据在哪找
- 4、2022-02(下)2021年全国茶叶内销总量突破 230 万吨
- 5、福建茶叶出口数据怎么查
- 6、湖州2014-2017年的茶叶出口数据
福建茶叶哪里产量最多?
福建省气候地理条件优越,是一个多茶类产区,有着一千多年的茶叶历史。2016年福建茶叶产量占全国的18%,茶产业综合产值近900亿元,产量、产值均位居全国第一,所产茶叶涵盖多个领域,如铁观音、大红袍、白毫银针、茉莉花茶、政和红茶、武夷岩茶等皆产自福建。
泉州:乌龙茶甲天下
环境:泉州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
数据:乌龙茶产量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占全省乌龙茶总产量的近一半。
文化:泉州产茶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其盛产的乌龙茶早在宋元时期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蜚声中外,以乌龙茶为主。
安溪铁观音:产于安溪县西坪乡。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茶香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安溪黄金桂:产于安溪县。其外形“黄、匀、细”,内质“香、奇、鲜”。
毛蟹茶:产于安溪县。因茶表叶下有小毛绒故称为毛蟹,嫩叶尾部多白毫,内质香气清高。
永春佛手茶:产于永春县,其色泽砂绿乌润,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橙黄明亮,具有独特果香。
南平:八大贡茶产区之一
环境:雨量充沛,山丘众多。
数据:截至2014年,全市茶园面积达60.9万亩,毛茶总产6.47万吨,毛茶总产值31.8亿元。
文化:是中国八大贡茶产区之一,早在南唐保大年间就已列入中国贡茶名册,享有“茶乡”称誉,乌龙茶居多。南平是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道文化、齐天大圣文化、太极文化的发源地。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地区,既有红茶的甘醇,又有绿茶的清香,是“活、甘、清、香”齐备的茶中珍品。
武夷山大红袍:为武夷山最负盛名的茶,被誉为“茶中之王”。大红袍茶冲至9次,尚不脱原茶真味 桂花香。品质优异,独具特色。
邵武碎铜茶:产于邵武市,香味醇厚,泡饮茶汤澄明透亮,揭盖透出一股山野气息。
政和工夫:主产于政和县、松溪县。条索细紧,香似祁红,但欠持久,汤稍浅,味醇和,叶底红匀。
正山小种:原产地在武夷山市桐木关。茶叶呈黑色,条形紧索,但茶汤为深红色,有特有的桂圆香味。
宁德:“海上茶叶之路”的起点
环境:宁德地处丘陵地带,依山傍海,既有沿海平原,也有千米高峰,山高谷深,境内水道纵横,海岸线绵长曲折。
数据:截至2015年,全市拥有茶园面积103万亩,茶叶产量9.3万吨,毛茶产值约40亿元。
文化:可追溯到晋代,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海上茶叶之路”的起点。茶叶品种齐全,品质优异。
坦洋工夫:产于福安。其滋味浓醇鲜爽,醇甜、有桂圆香气,汤色红亮,叶亮红明。
白琳工夫:产于福鼎,系小叶种红茶。其条索细长弯曲,茸毫多呈颗粒绒状,内质汤色浅亮,味清鲜甜。
福鼎白茶:产于福鼎太姥山。其性清凉,消热降火,消暑解毒,具有治病之功效。
白毫银针:产于福鼎,成品茶形状似针,冲泡后即出现白云疑光闪,满盏浮花乳,芽芽挺立,蔚为奇观。
官司绿茶:产于周宁县,其香气高爽持久,滋味香甘醇厚,汤色碧绿清透。
龙岩:青茶特色突出
环境:适宜亚热带作物和林木的生长。
数据:截至2016年,龙岩市全年产茶量近2.3万吨,比之上年增加15%。
文化:龙岩是福建省最重要的三条大江——闽江、九龙江、汀江的发源地。河洛文化、客家文化和土著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据记载,龙岩宋代就产茶,以青茶为主,绿茶次之。
漳平水仙:漳平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漳平水仙是乌龙茶类唯一紧压茶,喉润好,有回甘,更有久饮多饮而不伤胃的特点。
永福高山茶:产于漳平永福。干茶色翠绿鲜活,汤色蜜绿显黄,有突显的“花果香高山韵”。
龙岩斜背茶:产于龙岩市新罗区。其干茶色泽灰绿带黄,汤色黄绿,叶底嫩绿黄亮,以“三著黄绿”而闻名。
武平绿茶:产自武平县,其香气高锐,滋味清爽,色绿形美。
福州:茉莉花茶的发源地
环境:福州位于闽江入海口,枕山、襟江、面海,山海资源兼备,气候舒适宜人,物产十分丰富。
数据:产量逐年攀升,截至2014年,仅茉莉花茶一类便达到产量1.5万吨,产值达21.9亿元。
文化:福州茉莉花茶可追溯至汉代,早在1700年前,就有方山露芽、鼓山柏岩茶成为唐朝以后皇家贡茶,其中茉莉花茶最为有名。
茉莉花茶:福州是茉莉花茶的发源地。干茶外形条索紧细匀整,冲泡后香气鲜灵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鲜爽。
永泰绿茶:产于永泰县。香气栗香显、带花香,滋味鲜醇甘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绿亮匀齐。
七境茶:位于罗源县西部山区西兰乡。茶叶由于采制精细、工艺考究、毫香突出,具有“香高、口爽、色翠、耐泡”四绝特色。
半岩茶:产于福州鼓山。此茶生在鼓山岩层或丛荫之中,少有阳光直接照射,纯为天然雨露滋润长成,故味清色淡而芳香。
鹿池茶:产于连江县长龙镇。因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该地雨水充沛,茶叶品种独特,口味清香甘醇,史称“鹿池茶”。
漳州:
乌龙茶品种丰富
环境: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域性气候得天独厚。
数据:截至2016年,全市茶园面积46.9万亩,产量7.64万吨,乌龙茶产量居福建省第二位。
文化:早在明朝中叶,漳州茶从古月港远渡重洋,深受外国贵族青睐,以乌龙茶为主。
白芽奇兰:产于平和县。白芽奇兰茶干嗅能闻到幽香,冲泡后兰花香更为突出。
南靖丹桂:产于南靖县。由武夷四大名枞之一的肉桂自然杂交的后代选育而来,香气奇高、滋味醇厚、外形翠绿、汤色金黄。
八仙茶:产于诏安县。高香耐泡,回味甘爽持久,适配性很强,在其他茶叶中掺入八仙茶,能大大提高香味。
诏安苦丁茶:产于诏安境内海拔一千多米的犁壁石高山谷。自古代就有以苦丁茶治病的风俗,传统饮法是摘茶叶泡水喝,清热解毒,消炎泻火。
火田大茂山茶:产于云霄县火田镇,被誉为“陈将军茶”,采自于大茂山千年野生茶树,品质优异。
长泰天竺岩茶:产于长泰县,具有独特的岩骨花香,醇厚甘爽之味,清澈杏黄之渍,富有收敛性、耐冲泡。
盘陀金萱茶:产于漳浦县盘陀镇,以金萱茶树采制的半球形包种茶,其茶汤呈清澈蜜绿色,具独特天然牛奶香和桂花香气。
中国茶叶发展的现状
一、中国茶叶产量巨大
二十世纪90年代 以来,中国茶叶产量所占份额一直超过世界总产量的20%,茶叶出口量超过世界出口总量的15%,是世界茶叶生产、出口、消费大国。2006年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产茶大国。
二、广泛的消费基础
茶叶作为一个中国传统的农产品,在中国拥有其广泛的消费基础。据统计数据,中国人均年茶叶消费0.36公斤,将这个数据乘以13亿,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容量。
三、市场分散,无大企业
中国大部分的茶企,自身的生产模式尚不能很快与市场经济接轨。一家一户小作坊的生产模式,难以形成生产规模,更无法形成品牌。中国茶企行业中流传一句话:“中国7万茶企抵不过一个英国立顿。”
四、白茶系成为茶品消费中的绝对主力迹象明显
近五年来,白茶产值持续增加。在各主产区中,2014年福鼎白茶产值为12.8亿元,比2009年增长149%;政和县2014年全县白茶产值达到35130万元,分别为白牡丹茶产值15370万元,银针茶产值19760万元,比2009年增长了150%;从2009年至2014年,建阳白茶产值从700万增长至1800余万元,产值增长近160%。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 属轻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云南白茶工艺主要晒青,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茶叶成本数据在哪找
在百度文库等可以查询到茶叶成本分析数据,当然也可以去其他茶叶相关网页查询到。
茶叶成本核算主要指企业包材、辅材、鲜叶、毛茶采购成本、茶园基地成本以及初制车间、精致车间、包装车间在生产过程中的在成品的总成本和已经验收入库的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的总代价和单位成本。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也称生产费用。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方便。
2022-02(下)2021年全国茶叶内销总量突破 230 万吨
文 / 齐志明 冯松毅
茶叶消费加快升级
“品茗要分季节。我春天喜绿茶,夏天多饮乌龙茶与铁观音,秋天偏重普洱与红茶。品上一杯自己喜爱的原叶茶,满口生津、唇齿留香。”家住河北石家庄市裕华区的80后陈飞是一位喝茶爱好者,由于看重茶的口味与功能,在不同时节,他会买上不同品种的茶叶慢慢品尝。
茶为国饮,茶叶及相关制品是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品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茶叶消费市场报告》显示,2020年全年茶叶国内销售量达220.16万吨,增幅为8.69%;销售总额为2888.84亿元,增幅5.45%。2021年,各主产区茶叶交易持续回稳,茶叶消费加快复苏,全国茶叶内销总量突破230万吨,内销总额跃升至3000亿元。
消费人群年轻化。年轻一代的茶产品消费需求和偏好更加个性化、多样化,逐渐成为茶产品消费主流。美团数据显示,年轻群体成为相关消费场所的生力军,仅在2022年1月,美团平台用户主动搜索“茶社”“茶楼”“茶舍”等相关关键词的频次达172万次,同比增长805.47%,涉及的团购套餐订单量超1.5万份。
茶叶产品多元化。近年来,绿茶、红茶、乌龙茶传统品类保持稳定,白茶、黄茶、花草茶等小众茶类实现高速增长,产品与服务相结合的新中式茶饮行业发展迅速。拼多多平台数据显示,茶产品消费呈现多样化、 时尚 化、便利化趋势,各种果味茶、袋泡茶销量年均增幅达到120%,定制化、便携式、小包装的茶饮产品深受喜爱。
高品质产品受欢迎。消费者更加看重茶叶品牌,愿意为更优质的茶叶买单。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研究员杨秀芳认为:“品质是一个企业和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希望更多的茶企站在消费者角度,进一步关注细分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分类供给、分类引导,实现茶叶产销有效对接,推动产业增效、茶农致富。”
产品形态不断创新
新茶饮已经成为年轻人饮茶的主流方式,互动体验型茶消费已成为一大趋势。
随着茶叶生产稳定发展,充足、优质的茶叶供给持续为消费市场的稳步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各类新业态新模式也给行业增添了新亮点、新增长点。
茶饮市场热度持续走高。近年来,以喜茶、茶百道等为代表的新茶饮品牌走进大众视野。新茶饮 健康 、 时尚 ,具有社交属性,同时将商品和服务紧密结合,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喜爱。
“想要一份手炒龙眼生椰冰,再来一份手炒芒芒甘露冰,请问都是现炒吗?”最近,位于深圳南头古城的喜茶全球首家手造店凭借50余款手造新品,吸引众多顾客慕名前来。
走进门店,喜茶在三层店面中对新品进行了分“层”呈现:一楼作为对外窗口,展示手工备料的过程;二楼设有点单区、取餐区;三楼为顾客提供手造纯茶与手调创意茶的品饮与社交空间。
“新茶饮已经成为年轻人饮茶的主流方式,市场潜力很大。”喜茶公司副总裁张骏介绍,经过近10年的发展,喜茶已经在全国约70个城市,开出近900家门店。
中茶协茶饮咖啡专委会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茶饮门店数量超过45万家,现制现售茶饮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现制现售茶饮市场综合产值将突破千亿元。
“茶旅文”融合开辟发展新路径。走进湖南益阳市安化县小淹镇的白沙溪黑茶文化产业园,4栋现代化的茶叶生产车间旁边,白沙溪黑茶博物馆、黑茶人文浮雕等建筑特别吸引人。这是由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直属企业湖南省茶业集团,按照国家 旅游 景区标准打造的国内首个“茶旅一体化”黑茶产业园,从研学实践、文化交流、 旅游 观光等各个方面展示茶文化和茶产业。
“喝茶要讲究氛围,我喜欢在节假日走进东莞观音山的山顶,在聚缘堂 养生 茶馆体验茶文化。一边看着无尽的绿色,一边泡着工夫茶,这种感觉与在家喝茶是完全不同的。”广东东莞市居民王心月说。聚缘堂茶馆负责人蔡志凯介绍,茶馆专门设在绿水青山之间,这种创意十足的沉浸式茶消费方式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来体验。
“互动体验型茶消费已成为一大趋势。”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梅宇说,要做好茶叶消费场景搭建,注重 健康 、文化的内涵,打造细分场景、推出细分产品,引导形成体验式、沉浸式消费趋势,在茶文化的交流互动中刷新消费体验,形成新的竞争力。
产业发展迈向高质量
“以前,我们主要是坐店经营,等待顾客上门。现在,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江西南昌市天善茗茶茶行负责人吴海青说。
天善茗茶茶行位于南昌市青云谱区茶产品集散中心龙鼎茶都内,是2010年首批入驻该市场的茶行之一。目前,龙鼎茶都已建成江西省内茶叶、茶具、茶礼品、茶包装、茶文化商贸集散中心,建筑面积超8万平方米,茶业批发和零售商300多户。
中茶协的专家介绍,在国家标准化战略的推动下,当前我国已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茶叶标准化技术体系,但由于起步晚,加之受茶叶品类多、季节性强等因素影响,导致标准制定仍需持续深耕。推动茶叶流通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需要各方协同发力。
“线上线下互联互通,是茶叶流通的发展方向。”龙鼎茶都相关负责人康春华认为,消费人群与需求在加速细分,茶叶市场要发展,就必须以消费者为导向,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据中茶协推算,2020年全国茶叶线上总交易额约280亿元,同比增长15.23%。2021年,全国茶叶线上总交易额继续增长。
创新驱动,打造好产品。去年9月,广西供销合作社直属企业梧州茶厂有限公司在推广往年热销产品的基础上,结合最新市场的反馈及需求,进一步完善了产品线布局,创新推出了一些中高端产品,如百年陈仓、品天成等,吸引了很多消费者。
“要以 科技 创新推动中国茶产业升级。”小罐茶副总裁梅江说,要通过在茶叶产业的上游开展集约化种植、在中游提高生产的标准化程度、在下游加强品牌建设等综合举措,不断完善茶业全产业链。小罐茶在安徽黄山市建设的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全自动化于一体的超级工厂,被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评定为2021年安徽省省级智能工厂。
塑造品牌,提升竞争力。地方政府要培育发展地区龙头企业和区域品牌,加快推进现代茶业发展,完善当地茶叶生产管理体系,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和培育品牌,引领当地茶叶品牌走出去。
产销企业要重点围绕市场营销和品牌服务,发展现代销售体系,增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能力,推动产品向安全 健康 、优质稳定、智能环保方向发展。
市场引导,服务更专业。行业协会要发挥中介组织作用,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推动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引导茶叶行业标准协调、创新协同、业务协作、资源共享,促进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的良性均衡发展。
梅宇认为,从聚焦产能发展到品牌建设,我国茶叶流通正面临客群结构调整、多元业态叠加和需求细化丰富所带来的机遇。相信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下,各市场主体通过持续在绿色、 健康 、社交互动以及高性价比等方面发力,茶消费将步入提质扩容的新阶段,带动茶产业发展迈向高质量。
福建茶叶出口数据怎么查
网上查
福建出口茶叶1.1万吨。出口金额8.4亿元,其中乌龙茶全6374吨。占57.97%。全年出口茶叶2104批。货值2亿美元
湖州2014-2017年的茶叶出口数据
亲,2014年,湖州出口茶叶1.72万吨,
出口金额5694万美元。
2015年,湖州市出口茶叶1.91万吨,出
口金额6012万美元。出口销往有美洲、
非洲,亚洲等。茶叶品种有:珠茶、眉茶、
蒸青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花茶,
茶制品。
2016年茶园种植面积35.84万亩,春茶
产量5216万吨,产值31.2亿元。
2017年截止上半年,茶园种植面积
40.79万亩,春茶产量5947万吨,产值39.58亿元。
茶叶品种:安吉白茶,长兴紫笋,莫干黄
牙。
开发茶饮,茶酒,茶含片,茶甜点等茶
制品。
关于茶叶的数据和茶叶的数据库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暂无评论,289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