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风味(茶叶的风味特性)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茶叶的风味,以及茶叶的风味特性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茶的种类和味道
- 2、如何评价茶叶的香气。
- 3、请问茶的味道跟什么有关
茶的种类和味道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绿茶具有绿叶清汤的品质特征。嫩度好的新茶,色泽绿润,芽峰显露,汤色明亮。其代表品种有“龙井”、“碧螺春”、“珠茶”等。
红茶为红叶红汤,这是经过发酵形成的品质特征。干茶色泽乌润,滋味醇和甘浓,汤色红亮鲜明。红茶有“工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型,品牌以“祁红”、“宁红”和“滇红”最有代表性。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色泽青褐如铁,故又名青茶。典型的乌龙茶的叶体中间呈绿色,边缘呈红色,素有“绿叶红镶边”的美称。其汤色清澈金黄,有天然花香,滋味浓醇鲜爽。以“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等最具代表性。
白茶由芽叶上面白色茸毛较多的茶叶制成。白茶满身白毫,形态自然,汤色黄亮明净,滋味鲜醇。代表品种有“毫银针”、“寿眉”、“白牡丹”等。
黄茶黄叶黄汤,香气清锐,滋味醇厚。其芽叶茸毛披身,金黄明亮,汤色杏黄明澈。代表品种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大黄茶”等。
黑茶叶色油黑凝重,汤色澄黄,叶底黄褐,香味醇厚。黑茶制成紧压茶后主要供边区少数民族饮用。
除以上六大类以外,还有再加工茶,即在以上六大类茶的基础上经再次加工制成的茶叶品种,如花茶、紧压茶、速溶茶等。花茶是以绿茶中的烘青茶、红茶等做主要原料,用茶叶和花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得花茶之名,如“茉莉花茶”、“玳玳花茶”、“珠兰花茶”、“玫瑰红茶”等。紧压茶以黑茶、红茶为原料,并经蒸压工序做成一定形状,如“青砖”、“康砖”、“六堡茶”、“沱茶”、“米砖”等。
品饮茶叶,通过眼观色泽、条索、匀整,鼻嗅气味,口舌尝滋味来满足饮茶者的欲望感受。茶叶味道的识别境地无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基本方式是通过干嗅、热嗅、温嗅、冷嗅来识别茶叶味道。
干嗅是取未冲泡的茶叶嗅其味道,一般是手捧茶叶鼻子凑近干茶深吸体验茶味。
热嗅是茶叶冲泡后,合适时间倒出茶汤马上闻嗅味道,只能快速、轻轻闻嗅,以瞬间感觉去判别茶味道,热嗅最能嗅别出茶叶的香气、异杂味。
温嗅是冲泡倒出的茶汤待温度略有降低,一般是手触茶杯尚觉温热时闻嗅味道,此时茶汤温度适宜,细细温嗅容易嗅别茶汤的香气的浓醇、高低,但对于有轻微异杂味且经过复火后茶叶的异杂味感觉不很明显。
冷嗅是待茶汤温度基本接近于室内温度时闻嗅味道,好茶余香不绝,此时最能依此评判茶叶品质优良与否。
辨识茶叶气味的纯异、高低、持久。往往通过热嗅辨别茶叶真味的纯异,温嗅区分茶叶香气的高低,冷嗅评判茶叶韵香的持久。
判断茶叶品质的方法之一是通过对茶鲜陈、杂异味道的识别来确认。
茶叶鲜、陈味体现茶叶品质。新鲜味道感觉爽口,绿茶、红茶,乌龙茶一定要求口感鲜爽。陈旧味则不一定就不好,普洱茶的熟茶就讲究要有陈香味。
茶叶的陈旧味源于茶叶存放时间长久,茶叶品质陈化,茶叶中所含芬芳烃物质分解,其他物质成分在温度、湿度、光照因素影响下起变化而产生的味道。乌龙茶的陈味初期俗称“弄风味”。陈旧味的初期表现为茶汤没有新香、鲜爽感觉,茶汤的收敛性消失,口感清淡,略带苦酸。陈旧味的后期表现为茶汤带有霉味,口感平淡并带呛鼻的浑浊味道。
杂异味则是不好茶叶的品质特征,茶叶陈化且保管不妥受温度、湿度影响导致霉味、加工过程中疏忽产生烟焦味、包装物品的杂异味被茶叶吸收等在茶叶品饮过程体现,均能产生杂异味且影响茶叶品质。
如何评价茶叶的香气。
茶叶香气评语有:
嫩香:柔和、新鲜幽雅的毫茶香。多用于原料幼嫩、采制精细的高档绿茶。
清香:多毫的烘青型嫩茶特有的香气。多用于高档绿茶。
板栗香:又称嫩栗香。似熟板栗的甜香。多见于制作中火功恰到好处的高档绿茶及个别品种茶。
季节香:在某一特定时期生产的茶叶具有的特殊香气。如秋茶香。
地域香:具有特殊地方风味的茶叶香气。如云南红茶特殊的糖香、西湖龙井茶独有的清香,皆属地域香。
高锐:香气高锐而浓郁。多用于高档茶。
高长:香高持久。多用于高档茶。
清高:清纯而悦鼻。多见于杀青后,经快速干燥的高档烘青和半烘半炒型绿茶。
海藻香(味):茶叶的香气和滋味中带有海藻、苔菜类的味道。多见于日本产的上档蒸青绿茶。也用于滋味审评。
浓郁:香气高锐,浓烈持久。
香高:茶香浓郁。多用于高档茶。
香短:香气保持时间短,很快消失。
钝熟:香气、滋味熟闷,缺乏爽口感。多见于茶叶嫩度较好,但已失风受潮
或存放时间过长、制茶技术不当的绿茶。也用于滋味审评。
高火香:炒黄豆似的香气。干燥过程中温度偏高制成的茶叶,常具有高火香。
纯正:香气正常、纯正。表明茶香既无突出的优点,也无明显的缺点。用于中档茶的香气评语。
粗青气(味):粗老的青草味(气)。多用于杀青不透的下档绿茶。也用于滋味审评。
焦糖气:足火茶特有的糖香。多因干燥温度过高、茶叶内所含成分开始轻度焦化所致。
粗老气(味):茶叶因粗老而表现的内质特征。多用于各类低档茶,一般四级以下的茶叶带有不同程度的粗老味(气)。也用于滋味审评。
烟焦气(味):茶叶被烧灼但未完全炭化所产生的味道。多见于杀青温度过高、部分叶片被烧灼释放出的烟焦气味在制茶叶时被吸收所致。也用于滋味审评。
纯和:香气纯而正常,但不高。
火香:焦糖香。多因茶叶在干燥过程中烘、炒温度偏高造成。在不同的茶叶销区,“火香”的褒贬含义不同。如山东一带认为稍有火香的绿茶香气好,而江、浙、沪地区则相反。
酸傻气:香气异味。腐烂变质茶叶发出的一种令人不快的酸味。在红茶初制中制作不当的部分尾茶可发生酸馊气。
水闷气(味):陈闷沤熟的令人不快的气味。常见于雨水叶或揉捻叶闷堆不及时干燥等原因造成。也用于滋味审评。
焦气(味):茶叶异味。鲜叶在高温下快速失去水分变焦化时产生的异味。见于炒干温度过高的绿茶。审评中也常可见已变硬变黑的叶底。也用于滋味审评。
生青:如青草的生腥气味。因制茶过程中鲜叶内含物缺少必要的转化而产生。多见于夏、秋季的粗老鲜叶用滚筒杀青机所制的绿茶。也用于滋味审评。
平和:香味不浓,但无粗老气味。多见于低档茶。也用于滋味审评。
青气:成品茶带有青草或鲜叶的气息。多见于夏、秋季杀青不透的下档绿茶。
老火:焦糖香、味。常因茶叶在干燥过程中温度过高、使部分碳水化合物转化而产生。也用于滋味审评。
足火香:茶叶香气中稍带焦糖香。常见于干燥温度较高的制品。
陈闷:香气失鲜,不爽。常见于绿茶初制作业不及时或工序不当。如二青叶摊放时间过长的制品。
陈熟:指香气、滋味不新鲜,叶底失去光泽。多见于制作不当、保存时间过长或保存方法不当的绿茶。也用于滋味审评。
陈霉气:茶叶霉变而产生的气味。多见于含水率10%、又处在适合霉菌生长的环境,在绿茶中出现陈霉气味,为次品劣变茶。也用于滋味审评。
陈气(味):香气滋味不新鲜。多见于存放时间过长或失风受潮的茶叶。也用于滋味审评。
钝熟:香气、滋味术语。茶叶香、味缺乏鲜爽感。多用于存放时间过长、失风受潮的绿茶。
请问茶的味道跟什么有关
1、茶的味道是由其中的风味物质组成的。茶水中的风味物质很复杂,最基本的有咖啡因、茶多酚、氨基酸、茶皂素、有机酸等等。茶叶的风味,除了茶叶本身品种、原料和工艺决定的“本性”之外,最后呈现给品饮者的滋味还与冲泡有关系,而茶叶的冲泡又与水质、水温、茶水比和浸泡时间有关。
2、茶叶的组成跟茶水的组成之间,还隔着一个“浸取”的过程。茶浸取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除了跟茶叶本身有关,还跟水温和水质密切相关。
3、在茶叶、水温与水质确定的情况下,泡出的茶水是否好喝,也就取决于如何泡了——在这个前提下,茶水的风味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茶叶与水量的比例,以及浸泡的时间。
更多关于茶的味道跟什么有关,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茶叶的风味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茶叶的风味特性、茶叶的风味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暂无评论,190人围观